你的購物車現在是空的!
全球花藝指南:萬聖節在世界各地的慶祝方式
— 為花藝師與設計師打造的季節專題
陰影與花開的季節
當日照漸短、樹葉燃燒成橙紅色時,十月帶來了一個充滿神秘、思索與轉化的季節。對花藝師而言,萬聖節及其全球相關節慶不僅是日曆上的節日,更是一場關於自然從豐盛走向沉寂、從生命走向死亡、從色彩走向陰影的儀式。
從墨西哥燭光搖曳的墓園,到北美被南瓜點綴的門廊,這是一段與古老傳統及現代創意交織的時刻。以下指南將帶領花藝師探索萬聖節及世界各地相似節慶的文化脈絡,並從中汲取花材、色彩與意象的靈感。
一、凱爾特根源:薩溫節與萬聖節的誕生
在萬聖節成為流行節日之前,愛爾蘭、蘇格蘭與曼島的凱爾特人於每年秋末慶祝薩溫節(Samhain),標誌收穫結束與冬季的開始。這被視為生者與亡靈世界界線最薄弱的時刻。人們燃起篝火驅邪、供奉祖靈,並化裝以迷惑遊魂。
花藝靈感:
- 色彩與質地: 深棕紅、煙紫、苔綠,搭配乾燥種莢、蕨葉與扭曲枝條,象徵自然的枯榮循環。
- 素材選擇: 天然纖維、麻布絲帶、石器或木質容器。
- 設計概念: 「界間之花」——以殘敗之美為題,結合暗色花材與銅色金屬光澤,表現轉化與懷念。
- 活動建議: 舉辦「薩溫夜花藝工作坊」,邀客人以野採素材與燭光創作,體驗凋零之美。
二、北美:南瓜、創意與社群
在美國、加拿大與部分英國地區,萬聖節已發展為充滿創意與社群氣息的節日。人們扮裝、雕南瓜燈、造訪鬼屋並參與「不給糖就搗蛋」活動。其背後仍保留著豐收與自然的意象。
花藝應用:
- 南瓜花器: 將挖空的南瓜或葫蘆作為自然容器,搭配秋季花卉——菊花、大理花、雞冠花、向日葵與漿果。以柳枝營造高度與動感。
- 色彩調性: 焦橙、酒紅、芥黃、巧克力棕,並以黑色作為神秘對比。
- 風格手法: 結合鄉村質感與哥德氣息,加入黑蕾絲絲帶、深色葉材(如煙樹葉)、骨骼狀乾葉。
- 店鋪陳列靈感:
- 打造「幽魅豐收」櫥窗,以南瓜燭光、蔓藤與懸掛乾花營造氛圍。
- 推出「萬聖花袋」——以深色系小花束包裝,作為派對小禮或節日贈品。
- 社群互動: 舉辦親子南瓜花藝課程,或以「暗夜花吧」形式吸引成人客群。
三、墨西哥與拉丁美洲:亡靈節——生命之花
相較於西方的驚悚萬聖節,**亡靈節(Día de Muertos)**是一場明亮溫暖的家庭節慶,用以紀念祖先與生命的延續。此節日於 11 月 1 日至 2 日舉行,融合了阿茲特克原始信仰與天主教的諸聖節與追思節。
花卉象徵:
最具代表性的花是萬壽菊(cempasúchil)。其金橙色花瓣與香氣被認為能引領靈魂歸來。街道、墓園與家中祭壇(ofrenda)皆以花環與花毯裝飾。
花藝應用:
- 色彩主題: 金橙、豔粉、深紫與午夜藍。
- 設計構想:
- 「祭壇靈感」花藝:結合萬壽菊、玫瑰與雞冠花,搭配蠟燭與圖騰細節。
- 花冠設計:融入墨西哥風格的豐盈色彩與層次。
- 公共裝置:製作可分解材質的追思花圈或花毯。
- 文化提醒: 聚焦於紀念與生命的禮讚,而非恐怖元素。以色彩訴說愛與記憶。
四、東亞:光與追思的節慶
雖然萬聖節起源於西方,但亞洲亦有相似的祭祖與追思活動。日本的盂蘭盆節(お盆)在夏季舉行,象徵祖靈返家;中國的中元節則於農曆七月舉辦,以食物與花供奉遊魂;韓國的**秋夕(Chuseok)**則是感恩豐收與祭祖的節日。
花藝靈感:
- 花材與色調: 白、黃菊花、蓮花與百合,象徵純潔與追思。
- 設計語言: 簡約、平衡,強調留白與線條之美。
- 應用構想: 推出「光之引路」系列花藝,結合蠟燭與柔和花材,寓意指引靈魂歸途。
- 教育價值: 可向顧客介紹不同文化中紀念花的象徵意義,深化節日體驗。
五、歐洲大陸:秋季的莊嚴記憶
在法國、西班牙、義大利與波蘭等地,十月底的節日與**諸聖節(All Saints’ Day)**緊密相關。家人會前往墓地獻花追思,氣氛莊重而溫柔。
花卉特色:
- 菊花是主要的哀思之花,在法國尤為盛行。
- 義大利人偏愛純白百合,西班牙則常用康乃馨與劍蘭。
- 色彩取向: 白、奶油金、淡粉與淺紫,象徵和平與永恆。
花藝應用:
- 提供結合莊嚴與美感的紀念花束。
- 推廣環保追思花藝,使用可分解材質。
- 設計「思念之花」系列,結合季節枝葉與柔和花色,適合低調追憶的顧客。
六、大洋洲與其他地區:融合的慶典
在澳洲與紐西蘭,萬聖節屬近年新興節日,多受美式文化影響。由於此時為南半球的春季,花藝師可重新詮釋「春之萬聖節」風格,結合明亮色彩與創新思維。
花藝建議:
- 以大型山龍眼(protea)或鮮艷袋鼠爪花取代南瓜。
- 搭配新綠與黑染葉材,形成季節反差。
- 推出「春之暗影」系列,融合當地原生花材與節慶玩味。
七、共通主題:生命、轉化與記憶
無論文化差異,十月底與十一月初的節慶皆圍繞著收穫、轉化、追思與再生的主題。這些象徵超越恐懼,轉而表達對生命循環的敬意。
設計關鍵詞:
- 對比: 光與暗、生與枯。
- 香氣: 香料、煙草、乾葉與甜花。
- 形態: 不對稱、自然流動、結合木枝、殼、羽毛等素材。
- 敘事: 每一束花都可講述一個關於時間與情感的故事。
經營策略:
- 開發主題系列,如「暮光之花」、「聖豐之韻」、「靈花之園」。
- 搭配季節飾品——蠟燭、燈籠、乾花圈、手作陶器。
- 強調永續理念,重複利用材料、乾燥剩餘花材、推廣天然染料。
設計在界線之間
萬聖節與其全球變體提醒我們:自然不會結束,只會轉化。對花藝師而言,這是擁抱無常與展現生命之詩的時刻。無論是墨西哥金燦的萬壽菊、歐洲莊嚴的白菊,或北美鄉村風的南瓜花器,每一種文化都教我們在凋零中尋找生的美。
以尊重文化為基礎,融匯創造力與情感,花藝師能將這個季節化為一場關於記憶與再生的藝術表達——讓每一件作品,都成為生命循環的見證。

在〈全球花藝指南:萬聖節在世界各地的慶祝方式〉中有 0 則留言